江阴市月城中心幼儿园:聆听分享 ,邂逅精彩
——月城中心幼儿园期末“班本课程故事分享”活动记
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分享课程实施经验,提升教师创新和实施课程的能力,近日,月城中心幼儿园组织老师们开展了班本课程故事交流分享活动,在分享与点评的思维碰撞中,提升教师理念认知。本次分享的5位老师,均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故事内容来源于学习、生活、游戏,精彩纷呈、引人思考,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热情洋溢的“儿童世界”,他们谱写的乐章也让老师们看到了幼儿生活与课程的融为一体。
看见儿童,找到课程
中5班的黄萍老师分享了自然课程故事《艾玛的游乐园——嗨,小乌龟!》,讲述了从关注到孩子对“乌龟死亡”这一现象的兴趣后,开始生发出一系列讨论、研究、实践活动,最终为小乌龟艾玛建造乐园的故事。从分享中可见,黄老师一直在贯彻自身角色的转变,她不仅敏锐地捕捉孩子的想法,看见了儿童,同时通过引导交流唤醒孩子的已有经验,努力让孩子的已有认知进行思维碰撞,最终挖掘出了不一样的班本课程。
大2班的陈茜老师分享的是季节性主题“春天的童话”中的课程故事——《颜色实验室》。陈老师借助“找春天”这一契机,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看到孩子的“兴趣点”,在一步步地调整中将“颜色”这一科学性主题深化为班本课程的资源,促进孩子的不断发展。
看懂儿童,助推课程
大6班的陆美玲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课程故事《玩转皮影》,陆老师用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一台皮影戏的诞生,表明了在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基于儿童视角的课程理念和开放的思路变式的重要性。接着,小2班的卢婷老师借助“鸡蛋”这一生命物,在课程故事《小击破壳记》中为老师们展示了生命破壳的力量,也展示了课程推进的方向!而中2班的倪静燕老师就“土豆”这一自然资源进行了班本课程故事《土豆生成记》的分享,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课程就存在于孩子的观察、孩子的动手、孩子的游戏中,更感受到了课程故事的魅力所在!
最后,钱丽兰副园长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课程是做出来的,课程故事是属于孩子的。只有扎扎实实进行,才会自然“生长”出精彩故事。我们要全面审议、认真执行、及时调整、不断反思。希望老师们能在课程故事里破茧成蝶,做一个孩子背后有智慧的助推者,让课程故事在月幼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