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宅中学:推动深度融合,共享教育资源,发挥合众优势,助力均衡发展
——记新吴区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术月活动(无锡市后宅中学专场)
近日,新吴区首届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术月活动拉开帷幕,无锡市后宅中学负责承办学术月第四场——马晓燕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旨在向全区学校展示“核心素养时代”如何促进学生个体发生真实的、深度的学习,如何引领学生经历有挑战、高投入、高认知的学习过程。
6月2日下午,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术月无锡市后宅中学专场活动开幕。
环节一:课堂展示
专家、教师深入课堂,听取了新吴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晓燕老师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数学观摩课。
马老师从实际问题出发,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知识呈现自然流淌。马老师注重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环节二:沙龙研讨
马晓燕名师工作室的四位核心成员周小勇、马雄伟、谢洁红及蒋月兰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马老师的这节观摩课给予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马老师的课从生活出发,关注学生思维生成、关注学生数学建模、关注学生品德修养,很好地落实了2022年新课标核心素养,给大家带来很大启发。
工作室青年教师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他们将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
环节三:成果发布
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评估部部长、初中数学研训员、省特级教师浦叙德进行了初中数学“教材解读”项目科研成果发布。
首先,对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十年来开展的课题研究成果、专题发表的课题论文成果、工作室成员骨干晋升、职称、论文发表以及其他成果、工作室成员近五年来赛课、基本功大赛、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成果进行了分类展示。
接着,提出了后阶段研究重点——“新课标”观照下的数学课堂“新教学”,并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师生首要关注“新课标”中关键的“新”字,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总目标”、“学习方式”上,时刻学习,时刻保持“新鲜”。还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新”字,在教学目标上,要有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学段目标,所有目标都要指向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情境”与“问题”上,情境必须是真情境,问题必须是真问题;在教学内容上,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把握教学内容主线与响应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在教学方式上,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式。最后要找准“研究方向”的“新”字,在“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研究上下功夫,在从“课时”走向“单元”的研究上下功夫,在“真实情境”与“真实问题”的研究上下功夫,在推理能力中的“代数推理”的研究上下功夫,在从“数学活动”走向“任务解决”的研究上下功夫,在从“知识点”走向“知识结构”的研究上下功夫。
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环节四:专题讲座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数学学科教研员叶琳老师给在场的各位教师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课堂教学》,他从对核心素养的个人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与发展、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三方面进行了精彩演绎。
叶琳老师强调,实施深度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克服课堂教学浅层化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然价值追求。
叶琳老师还结合实际课例进行具体分析,要求教师们要做到“四个理解”:挖掘深度的教材思想——理解数学;进行深层的学情分析——理解学生;开展深度的教学对话——理解教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理解技术。以“单元”作为素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的锚点,以深度学习“撬”懂课堂教学转型,实现为素养而教!
环节五:互动交流
本次活动还得到原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江辉院长的关注与赞赏,陈院长用最朴实的话,给青年教师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广大教师们要回归教材,用好教材;要课堂关注学生,展现思想。
活动最后,张英局长发表讲话。她指出,新吴教育的发展首要新吴教师的能力不断提升。本次学术月活动的成果举办,成效卓著,让我在教师培养上看到一是目标越来越清晰了,新吴教育将继续全区域、全学科、全学校的大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开拓新思维、总结新方法、锻炼新能力创造更多、更高的平台;二是活动越来越完善了,本次学术月各专场都推出了精彩丰富的活动,各校要先人一步,总结举办经验,推动教学研授评一体化,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多的沃土;三是任务越来越明确,要用好名师工作室、“3+2”特培计划等一系列全覆盖培带项目,让广大教师乘着新吴教育发展东风,奋揖前进。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让与会教师获得成长。通过此次研讨,相信全体教师能以当下为起点,以更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作风认真研究教学,不断提高自己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